Search

經過了史上最、長、的暑假(六個月),各學區終於陸陸續續開學了。

不同於三月,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經過了史上最、長、的暑假(六個月),各學區終於陸陸續續開學了。

不同於三月,這次每個學區(ISD)都做了萬全的準備迎接學生回來,戴口罩、量體溫、勤洗手….

其中也包括了超嚴格的send home標準,學生只要有「任何一項」可以跟covid扯上邊的症狀馬上被送回家: 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打噴嚏、肚子痛、拉肚子等。

就算沒有covid,小孩一年生病6-8次是很正常的。

可以想見每天有多少小朋友被送回家隔離,一隔離就是10天。

有人說Covid擴大了貧富差距,我相當認同。能在家工作(WFH)的都是白領階級,藍領階級必須到現場才有收入。若小孩不能上課、daycare也不收,父母一人只好請假在家。一個家庭如果有兩三個小孩、一年生病6-8次、一次隔離10天,豈不是都不用上班了? 這樣下去不用幾個月就會被炒魷魚了。

美其名有FMLA政策 (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)讓大家申請在家照顧小孩,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(譬如必須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超過12個月還要公司夠大)。

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家長來跟醫師要”clearance note”,希望我們能”clear”小孩回校上課。

但老實說沒有人可以保證孩子沒有covid。

COVID開始已經半年了,很多地方卻都還沒有in house covid rapid test (快篩、antigen test)。就算有快篩,準確率可能也只有50%,跟擲銅板差不多。比較準確的PCR大部分要等24個小時才知道結果(甚至一兩個禮拜),還有高達37%的偽陰性率。

所以到底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回去上課呢? 美國地大,各自為政。

有的學區要求covid test negative 加上 alternative diagnosis (譬如泌尿道感染、過敏、闌尾炎等)才能回去,其他一律隔離十天。在這個政策下,小孩就算只是一般感冒也必須待在家裡十天。

我們附近的學區比較寬鬆,只要求covid test negative 或 doctor’s note.

問題來了,doctor’s note上面要寫什麼?有些醫師會寫 “Covid test is negative. Child may safely return to school.” Well how can you be sure? 有些醫師甚至說只要24小時內沒發燒就算沒有測試也可以回去。Well 不同的作法背後都會有不同的理念支持,沒有強制規定大家就是自由心證。

第一次遇到病人跟我要clearance note是在labor day(9/7)前的星期五,一位媽媽戴著兩位學齡前幼童來看感冒。我們醫院labor day周末沒有covid test,最快要星期二才能測試,星期三拿到結果。媽媽說她今年已經請很多假了,再請就要被fire了,拜託我寫個clearance note讓小孩趕快回去上daycare。

我很為難。我很想幫忙,但身為小兒科醫師,我的責任不只有眼前這位病人,還有整個社區。沒有測試我放孩子回去上課最後造成整個daycare感染該怎麼辦? 我只能婉拒。

看到她失望的眼神,我很難過。

Covid開始到現在已經六個月了,照理說我們應該都習慣了。

是的,大部分的時間我們將這些事情當成新的日常去生活,不能回台灣、不能聚會、不斷穿脫PPE、一遍又一遍的清潔,似乎也沒甚麼好抱怨的。

但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像這樣子的小事,點燃深藏在角落的憤怒與失望。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原來習慣也只是危危欲墜的平衡,一碰就碎。

只能祈願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同時具有台灣、美國、日本三國醫師執照的小兒科醫師。台灣醫學系畢業,現居美國。
View all posts